正文

返回 导航

喝汤五大误区你占几个 小心伤胃

发布日期:2018-01-29 22:44:33

吃饭喝汤是很多人的习惯,不过饭前还是饭后喝,纠结了很多人:有说饭前喝汤好的,还有说不好,到底怎么喝?在消化专家和营养专家看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饭前还是饭后喝汤,并没有严格限制,关键在于喝多少汤、喝什么汤。下面介绍几个喝汤常见的误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喝汤五大误区你占几个 小心伤胃

误区一:喜欢喝刚煲好的热汤

刚煲好的汤往往很烫,而很多人却偏偏喜欢喝这种很烫的汤,认为喝进去更暖胃暖身。其实,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0度的温度,超过此温度则会造成黏膜烫伤甚至消化道黏膜恶变,因此50度以下的汤更适宜。

误区二:喝汤去“渣”

有人做过试验,用鱼、鸡、牛肉等不同含高蛋白质原料的食品煮6小时后,看上去汤已很浓,但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15%,还有85%以上的蛋白质仍留在“渣”中。也就是说,无论煲汤的时间有多长,肉类的营养也不能完成溶解在汤里。所以喝汤后还要吃适量的肉。

误区三:汤泡饭

我们咀嚼食物,不但要将食物嚼碎后便于咽下,更重要的是要由唾液把食物湿润,而唾液是不断咀嚼食物产生的,唾液中有许多消化酶,能帮助消化和吸收,对健康十分有益。而汤泡饭由于将饭泡软了,就算不咀嚼也不会影响吞咽,所以吃进去的食物往往还没经过唾液的消化过程就进入胃了,这就给胃的消化增加了负担,日子一久,就容易导致胃部不适。常喝汤泡饭的人要注意养胃,平时可以冲泡丁香茶饮用。

误区之四:爱喝“独味汤”

每种食品所含的营养素都是不全面的,即使是鲜味极佳的富含氨基酸的“浓汤”,仍会缺少若干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因此,提倡用几种动物与植物性食品混合煮汤,不但可使鲜味互相叠加,也使营养更全面。

喝汤五大误区你占几个 小心伤胃

误区之五:喝汤速度快

喝汤速度越慢越好:美国营养学家指出,如果延长吃饭的时间,就能充分享受食物的味道,并提前产生已经吃饱的感觉。喝汤也是如此,慢速喝汤会给食物的消化吸收留出充足的时间,感觉到饱了时,就是吃得恰到好处时。而快速喝汤,等你意识到饱了,可能摄入的食物已经超过了所需要的量。

另外,喝什么汤也有讲究,高血压患者仅限于没有油没有盐的汤,咸汤里的盐非常不利于血压控制。对高血脂患者来说,含脂肪的汤也不是好选择。对糖尿病人来说,除了要控制油和盐之外,还要考虑到汤的血糖反应,很浓的粥汤以及甜汤肯定不合适;痛风病人要考虑到嘌呤含量,鱼汤、肉汤、海鲜汤要少喝。胃肠不好、食欲不振的人通常脂肪消化能力也比较弱,喝肉汤应先去掉汤里的大部分浮油。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tags合集

食物 怀孕 夏季 治疗 夏天 孕妇 减肥 养生 春季 宝宝 食谱 高考 老人 感冒 心理 女人 女性 预防 偏方 中暑 中医 水果 禁忌 皮肤 饮食 鸡蛋 健康 缓解 男人 性生活 保健 儿童 坐月子 老年人 产后 节气 便秘 注意 过敏 春天 调理 牛奶 功效 失眠 胃溃疡 小孩 食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