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返回 导航

闹羊花

发布日期:2019-04-02 11:27:55

【中药名】闹羊花 naoyanghua

【别名】黄杜鹃、羊不食草、八厘麻、羊踯躅花、惊羊花、石棠花、黄喇叭花。

【英文名】Rhododendri Mollis Flos。

【药用部位】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Rhododendron molteG.Don的花。

闹羊花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高1~2米。老枝棕褐色,幼枝有柔毛及刚毛,冬芽、叶、花梗、花冠、花丝中部以下及子房都有灰色柔毛。叶纸质,常簇生枝顶,矩圆形或圆状披针形,先端钝,具短尖,边缘有睫毛。伞形总状花序顶生,花可达9朵,几与叶同时开放;花萼5裂,宿存;花冠黄色,5裂,裂片椭圆形至卵形,上面一片较大,有绿色斑点;雄蕊5枚;子房上位,5室,密被长柔毛,花柱长于雄蕊。蒴果长椭圆形,具疏刚毛。花期4~5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灌丛或草丛中。分布于长江流域至南部各地。

【采收加工】4~5月花初开时采收,阴干或晒干。

【药材性状】数朵花簇生于一总柄上,多脱落为单朵,灰黄色至黄褐色,皱缩。花萼5裂,裂片半圆形至三角形,边缘有较长的细毛;花冠钟状,筒部较长,约至2.5厘米,顶端卷折,5裂,花瓣宽卵形,先端钝或微凹;雄蕊5枚,花丝卷曲,等长或略长于花冠,中部以下有茸毛,花药红棕色,顶孔裂;雌蕊1枚,柱头头状;花梗长1~2.8厘米,棕褐色,有短茸毛。气微,味微麻。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肝经。

闹羊花

【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散瘀定痛。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临床应用】用量0.6~1.5克,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敷。用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皮肤顽癣。有毒,中毒的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心跳缓慢、血压下降、动作失调、呼吸困难,严重者因呼吸停止致死。

【药理研究】具有明显镇痛作用;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及杀虫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能对抗部分心律失常,对心脏无直接抑制作用;对横纹肌有先兴奋后麻痹作用,对高级神经中枢有麻醉作用,但对脊髓无明显影响;对迷走神经末梢也有先兴奋后麻痹作用,并能兴奋兔支气管和肠平滑肌,此外,尚有中枢性催吐作用及对枪乌贼轴突膜有去极化等作用。

【化学成分】含棱木毒素和石楠素。并分得羊踯躅素Ⅲ、闹羊花毒素Ⅲ、木藜芦毒素Ⅲ和日本杜鹃素Ⅲ、山月桂萜醇。

【使用禁忌】不宜多服、久服,体虚者及孕妇禁用。有大毒,须经医生许可后用。

【配伍药方】①治神经性头痛、偏头痛:鲜闹羊花捣烂,外敷后脑或痛处2~3小时。(《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闹羊花

②治跌打损伤:闹羊花6克,小驳骨30克,泽兰60克。共捣烂,用酒炒热,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③治风虫牙痛:闹羊花3克,草乌头7.5克。为末,化蜡丸豆大。绵包一丸,咬之。追涎。(《海上仙方》)

④治疠疮初起:闹羊花(酒拌、酒蒸、晒)、草乌(酒浸,炒)、白矾、黄蜡(溶化)各等分。上为末、加蜜少许,丸蔔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酒下。(《解围元薮》)

⑤治男妇头痛,不论偏正新久,但夏月欲重绵包裹者并效:闹羊花(净末)3克,槿树花(净末)3克,大风子(白肉去油)1.5克。共研。每服1.8克,葱、酒调服,洗浴发汗自愈。(《外科正宗》三圣散)

⑥治皮肤顽癣及瘙痒:鲜闹羊花15克,捣烂敷患处。(《闽东本草》)

⑦治瘌痢头:鲜闹羊花擦患处;或晒干研粉调麻油涂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⑧治疟疾:闹羊花0.3克,嫩松树梢15克。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tags合集

食物 怀孕 夏季 治疗 夏天 孕妇 减肥 养生 春季 宝宝 食谱 高考 老人 感冒 心理 女人 女性 预防 偏方 中暑 中医 水果 禁忌 皮肤 饮食 鸡蛋 健康 缓解 男人 性生活 保健 儿童 坐月子 老年人 产后 节气 便秘 注意 过敏 春天 调理 牛奶 功效 失眠 胃溃疡 小孩 食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