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返回 导航

松花粉

发布日期:2019-04-02 11:33:09

【中药名】松花粉 songhuafen

【别名】松黄、松花、松粉。

【英文名】Pini Pollen。

【药用部位】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的花粉。

松花粉

【植物形态】常绿乔木。小枝轮生,红棕色,无毛;冬芽长椭圆形,褐色。针叶二针一束,细柔;树脂管4~7个,边生;叶鞘宿存。雄球花序椭圆形卵状,开后延长成葇荑状,黄色,雄蕊有2花粉囊;雌球花序椭圆形,肉紫色,球果卵状椭圆形,熟后粟褐色;种鳞的鳞盾平或微肥厚,稍有横脊;鳞脐微凹,无刺尖。种子长卵圆形。

【产地分布】生于山地等处。分布于淮河流域、汉水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以及福建、广东、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春季开花时采下雄花穗,晾干后搓取花粉,筛去杂质,置干燥处。

【药材性状】置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椭圆形,表面光滑,两侧各有一膨大的气囊,气囊壁有明显的网状纹理,网眼多角形。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归肝经、脾经。

松花粉

【功效与作用】燥湿、收敛止血。属止血药下分类的收敛止血药。

【临床应用】外用干掺或调敷。用量3~5克,调服或浸酒饮。用治黄水疮、皮肤湿疹、糜烂、婴儿尿布性皮炎、外伤出血。有抗病毒及收敛、止血作用。外敷止血效果良好。另具有增耐力、对抗疲劳的作用。

【药理研究】松花粉中含有抑制肿瘤细胞的硒元素。

【化学成分】含脂肪油、色素、甾醇、黄酮类、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中以钾、镁、硫、锰、锌、铁的含量较多。

【使用禁忌】血虚、内热者慎服,多食发上焦热病。

【配伍药方】①治胃脘痛:松花粉3克。冲酒服。(《广西本草选编》)

松花粉

②治湿疹:松花粉、黄柏、苦参各60克,青黛15克,松香30克。先将前四味研为细末,再将松香熔化,同麻油调药末,涂搽患处,每日1次。(《湖北中草药志》)

③治新生儿红臀,小儿夏季汗疹:松花粉外扑,并保持局部干燥。(《浙江药用植物志》)

④治外伤出血,黄水疮:松花粉适量,撒敷患处。(《四川中药志》1982年)

⑤治吐血、咯血、便血:松花粉6克,分3次服,冷开水送下。(《四川中药志》1982年)

⑥治酒毒发作,头痛目眩,或咽喉闭闷,或下利清水,日数十行,形神萎顿:松花(焙)30克,陈皮15克,川黄连9克,甘草6克。俱微炒,磨为末,与松花和匀。每早晚各服6克,白汤调服,二日即愈。(《本草汇言》)

⑦治疫毒下痢:松花6克,薄荷叶煎汤,入蜜一匙调服。(《惠直堂经验方》)

⑧治小儿久泻身热:炒松花3克,炒红曲6克。共研,白糖调下。(《鲜溪单方选》)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tags合集

食物 怀孕 夏季 治疗 夏天 孕妇 减肥 养生 春季 宝宝 食谱 高考 老人 感冒 心理 女人 女性 预防 偏方 中暑 中医 水果 禁忌 皮肤 饮食 鸡蛋 健康 缓解 男人 性生活 保健 儿童 坐月子 老年人 产后 节气 便秘 注意 过敏 春天 调理 牛奶 功效 失眠 胃溃疡 小孩 食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