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返回 导航

南瓜子

发布日期:2019-04-22 15:40:30

【中药名】南瓜子 nanguazi

【别名】南瓜仁、白瓜子、金瓜米、窝瓜子。

【英文名】Semen Cucurbitae Moschatae

【药用部位】葫芦科植物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ex Lam.) Duch.ex Poir.的干燥种子。

南瓜子

【植物形态】一年生蔓生草本,茎长达2~5米。常节部生根。密被白色刚毛。单叶互生;叶柄粗壮,长8~19厘米,被刚毛;叶片宽卵形或卵圆形,有5角或5浅裂,长12~25厘米,宽20~30厘米,先端尖,基部深心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被刚毛和茸毛,边缘有小而密的细齿。卷须稍粗壮,被毛,3~5歧。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单生,花萼筒钟形,长5~6毫米,裂片条形,长10~15毫米,被柔毛,上部扩大成叶状,花冠黄色,钟状,长约8厘米,5中裂,裂片边缘反卷,雄蕊3,花丝腺体状,长5~8毫米,药室折曲;雌花单生,子房1室,化柱短,柱头3,膨大,先端2裂,果梗粗壮,有棱槽,长5~7厘米,瓜蒂扩大成喇叭状。瓠果形状多样,外面常有纵沟。种子多数,长卵形或长圆形,灰白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产地分布】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采收加工】夏、秋季食用南瓜时,收集成熟种子,除去瓤膜,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种子扁圆形,长1.2~1.8厘米,宽0.7~1厘米,表面淡黄白色至淡黄色,两面平坦而微隆起,边缘稍有棱,一端略尖,先端有珠孔,种脐稍突起或不明显。除去种皮,有黄绿色薄膜状胚乳。子叶2枚,黄色,肥厚,有油性。气微香,味微甘。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大肠经。

南瓜子

【功效与作用】杀虫,下乳,利水消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30~60克;研末或制成乳剂。外用:适量,煎水熏洗。主治绦虫、蛔虫、血吸虫、钩虫、蛲虫病,产后缺乳,产后手足浮肿,百日咳,痔疮。

【药理研究】有驱虫、抗血吸虫、升压、兴奋呼吸中枢、抑制回肠平滑肌收缩等作用。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三酰甘油、磷脂酰已醇胺、南瓜子氨酸等成分。

【使用禁忌】脾胃虚寒者禁服。

【配伍药方】①治小儿蛔虫:南瓜子30克,韭菜叶30克,水竹沥60克。开水冲服。(《湖南药物志》)

南瓜子

②治产后缺奶:南瓜子60克。研末,加红糖适量,开水冲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③治产后手脚浮肿,糖尿病:南瓜子30克。炒熟,水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④治内痔:南瓜子1000克,煎水熏之。每日2次,连熏数日。(《岭南草药志》)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tags合集

食物 怀孕 夏季 治疗 夏天 孕妇 减肥 养生 春季 宝宝 食谱 高考 老人 感冒 心理 女人 女性 预防 偏方 中暑 中医 水果 禁忌 皮肤 饮食 鸡蛋 健康 缓解 男人 性生活 保健 儿童 坐月子 老年人 产后 节气 便秘 注意 过敏 春天 调理 牛奶 功效 失眠 胃溃疡 小孩 食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