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返回 导航

漏芦

发布日期:2019-04-27 21:30:23

【中药名】漏芦 loulu

【别名】祁州漏芦、野兰、和尚头。

【英文名】Rhapontici Radix。

【来源】菊科植物祁州漏芦Rhaponticum uniflorum (L.)D.C.的根。

漏芦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全体密被白色绵毛。根肉质,圆锥形,直径1~2.5厘米,根端具数芽,或具根生叶的残基而密被白色茸毛。茎单一,直立。叶互生,叶柄长,叶片羽状深裂,长椭圆形至披针形,边缘通常有不规则的浅裂,两面均有白色茸毛,茎上部叶稀少。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总苞片宽钟状,多层,具干膜质附片,花全部为管状花,淡紫色,花冠管细长,先端5裂,裂片线形,雄蕊5枚,聚药。瘦果倒卵形。

【产地分布】生于山丘干燥地带。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

【采收加工】春、秋季采挖,除净泥土、须根,晒干。一般以秋季挖取者较粗大而质量好。

【药材性状】倒圆锥状圆柱形,有的稍扭曲或扁压,通常不分枝,完整者长10~30厘米,直径1~2.5厘米。表面深棕色或黑棕色,粗糙,具不规则的纵形沟纹及菱形的网状裂隙,外皮常有剥裂。根头部膨大,有少数茎基及鳞片状的叶柄残基,顶端有灰白色茸毛。质轻而脆,易折断,折断时皮部常与木部脱离,皮部色泽较深,木部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木射线多破裂,木部中央因朽蚀而成星状裂隙,显深棕色。气特异,味微苦。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胃经。

漏芦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排脓通乳。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用量4.5~9克,内服煎汤,或入丸散,治疗乳房肿痛、乳汁不通、痈疽发背、疮疡等症。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甫敷,孕妇慎用。治流行性腮腺炎:板蓝根5克,漏芦7.5克,牛蒡子2克,甘草2.5克,水煎服。

【药理研究】可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抑制过氧化脂质生成;抗氧化;抑制大鼠B型单胺氧化酶活性;保肝等作用。祁州漏芦醇提物对金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一定抗菌活性;水浸剂对14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活性;水煎剂能显著抑制大鼠、小鼠脑、肝、心、肾及血清过氧化脂质的生成;醇提物能显著抑制大鼠大脑线粒体和肝单胺氧化酶-B的活性;给高脂饲料喂兔及鹌鹑同时给漏芦水煎剂,能降低血胆固醇和过氧化脂质,提高前列环素、血栓素AF比值,减少白细胞在动脉壁的浸润,并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毒性:小鼠灌服LD50>25克/千克。

【化学成分】含β-蜕皮甾酮等脱皮甾酮类化合物、挥发油及一些脂溶性成分。另含卡多帕亭、异卡多帕亭、漏芦甾酮、甘草苷等成分。

【使用禁忌】疮疡阴证及孕妇禁用。

漏芦

【配伍药方】①治痈肿疮毒:漏芦15克,连翘9克,黄柏12克,大黄、甘草各3克。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②乳痈红肿:漏芦、蒲公英、金银花各15克,土贝母9克,甘草6克。水煎服。(《山西中草药》)

③流行性腮腺炎:漏芦4.5克,板蓝根3克,牛蒡子1.2克,甘草1.5克,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④治子宫癌瘤:漏芦24克,马兰子(炒)18克。水煎服,每日l剂。(《中医秘验方》)

⑤治产后缺乳:漏芦、王不留行各15克,路路通12克,通草6克。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tags合集

食物 怀孕 夏季 治疗 夏天 孕妇 减肥 养生 春季 宝宝 食谱 高考 老人 感冒 心理 女人 女性 预防 偏方 中暑 中医 水果 禁忌 皮肤 饮食 鸡蛋 健康 缓解 男人 性生活 保健 儿童 坐月子 老年人 产后 节气 便秘 注意 过敏 春天 调理 牛奶 功效 失眠 胃溃疡 小孩 食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