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
【中药名】川贝母 chuanbeimu
【别名】卷叶贝母、松贝、青贝、炉贝。
【英文名】Fritillariae Cirrhosae Bulbus。
【来源】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kii Maxim.、梭砂贝母FritiLlariadelavayi Franch.、太白贝母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Y.Li或瓦布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var. wabuensis(S Y.Tang et S C.Yue)Z.D.Liu,S.Wanget S.C.Chen的鳞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植物形态变化较大。鳞卵圆形,由2枚鳞片组成。茎直立,无毛,绿色或深紫色。叶通常对生,少数在中部兼有散生或轮生,叶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花单生茎顶,紫色至黄绿色,通常有小方格,少数仅有斑点或条纹;每花有3枚叶状苞片,狭长;花被片6,2轮排列,内轮3片近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蜜腺窝在背面明显突出;雄蕊6枚,长约为花被片的3/5,花药近基着生,花丝多少具小乳突;柱头裂片外展。蒴果长圆形,棱上具窄翅。花期5~7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生于海拔2800~4700米林中、灌丛下、草地、河滩、山谷等湿地或岩缝中。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或积雪融化时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药材性状】1.松贝:圆锥形或心脏形,直径4~6毫米,高4~6毫米。表面类白色,较光滑,外层两鳞片大小悬殊,紧密抱合,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或两鳞片大小相近,顶端较尖或钝圆,闭合或开裂,底部较平整,有的不甚平整,气微,味微苦。
2.青贝:呈类扁球形,高0.4~1.4厘米,直径0.4~1.6厘米。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
3.炉贝:呈长圆锥形,高0.7~2.5厘米,直径0.5~2.5厘米。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
4.栽培品:呈类扁球形或短圆柱形,高0.5~2厘米,直径1~2.5厘米。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稍粗糙,有的具浅黄色斑点。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多开裂而较平。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甘。归肺经、心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属化痰止咳平喘药清化热痰药。
【临床应用】用量6~10克,煎汤服。用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痈、瘿瘤、瘰疬、喉痹、乳痈。
【药理研究】动物实验表明,提取物有止咳化痰、降压、消炎作用。体外实验表明,川贝碱可引起豚鼠子宫收缩、抑制兔小肠收缩。兔静脉注射川贝碱可使血糖增高。醇提液灌服,可明显提高小鼠耐受常压缺氧能力。体外抗菌试验表明,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主要含西贝母碱、川贝碱、松贝碱、西贝素、川贝酮碱等多种生物碱。还含蔗糖、硬脂酸、软脂酸、咖啡酸、阿魏酸、贝母乙素、贝母辛、白炉贝素、β-谷固醇、β-谷甾醇等。
【使用禁忌】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革乌、附子同用。
【相关药方】①治咳嗽:川贝母(大者,去心,熬炒令黄)十枚,阿胶(炙燥)、甘草(炙,锉)各15克。上三味捣罗为细散。每服6克,临卧前糯米饮调下。(《圣济总录》贝母散)
②治百日咳:白花蛇5克,川贝母10克,生甘草10克,以上三味,粉碎,过筛,混合均匀。口服,每次1.5~3克,1日3次。[《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4,3(4):43]
③治吐血、衄血,或发或止,皆心经积热所致:川贝母(炮令黄)30克。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温浆调下6克。(《圣惠方》)
④治乳痈:川贝母、金银花各60克。上为细末,每服9克,好酒调,食后服。(《普济方》)
⑤下乳:牡蛎、知母、川贝母,三物为细末,同猪蹄汤调下。(《汤液本草》三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