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返回 导航

土大黄

发布日期:2019-05-04 19:41:32

【中药名】土大黄 tudahuang

【别名】金不换、止血草、化血莲、红筋大黄。

【英文名】

【来源】蓼科植物红丝酸模Rumex chalepensis Mill.或钝叶酸模Rumex obtusifolius L.的根及根茎。

土大黄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主根粗大肥厚,黄色。茎直立,紫绿色,有多数纵沟。基生叶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长20~30厘米,宽10~20厘米,先端钝或钝圆,基部心形,下面有小瘤状突起,有长叶柄,托叶鞘膜质,早落;茎生叶卵状披针形,向上渐小,叶脉红色。花成簇集成圆锥状总状花序;花被片6,淡绿色,2轮,内轮花被片圆心形,每边具4~7齿;雄蕊6;子房三角卵状,花柱3,柱头毛状。瘦果卵形,有3棱,褐色,包于增大的内轮花被内。花期5~6月,果期6~7月。

【产地分布】多生于山脚或山坡近水处。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南、河北、山东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挖取根部,洗净泥土及杂质,切片,晒干或鲜用。

【药材性状】根及根茎呈类圆锥形,长15~17厘米,根茎直径达3厘米,根直径为1.5~1.8厘米。全体棕红色至灰棕色。根茎部顶端有茎基残基,并具有棕色鳞片状物及须毛状纤维。根部常有分枝,表面具多数纵皱纹,表面散有横长皮孔样疤痕及点状须根痕。质硬,切断面黄色,有棕色环纹及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

【性味归经】性凉,味苦、辛。归经无。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止血,祛瘀,通便,杀虫。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用量9~15克,水煎服。外用适量。常用于肺脓疡,肺结核咯血、衄血、痈肿疮毒、湿症,跌打损伤、便秘及烫伤等症。

【药理】具有抗菌、止血等作用。

土大黄

【化学成分】土大黄根及根茎主要含蒽醌衍生物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及大黄酚,还含酸模素、6-O-丙二酰基-β-甲基-D-吡喃葡萄糖苷、阿斯考巴拉酸及止血有效成分磷酸铵镁,尚含多量鞣质。

【使用禁忌】无。

【相关药方】①治小腹瘀痛:土大黄根9~15g。酒水各半,煎服。(《海南药物志》)

②治烧伤:土大黄15克,地榆15克,研细末,加冰片0.3克。菜油调敷。(《四川中药志》1982年)

③治血小板减少:土大黄15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④治咳嗽吐血,跌打受伤吐血:金不换15~21克,和精猪肉切细,做成肉饼,隔水蒸熟食之。(《中医药实验研究》)

⑤治皮炎,湿疹:土大黄适量。煎水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土大黄

⑥治腮腺炎:鲜土大黄根、鲜天葵根各适量,酒糟少许,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⑦治肺痈:金不换草根30克。捣汁酒煎服,三次愈。(《白草镜》)

⑧治癣癞:土大黄根以石灰水浸2小时,用醋磨搽。(《湖南药物志》)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tags合集

食物 怀孕 夏季 治疗 夏天 孕妇 减肥 养生 春季 宝宝 食谱 高考 老人 感冒 心理 女人 女性 预防 偏方 中暑 中医 水果 禁忌 皮肤 饮食 鸡蛋 健康 缓解 男人 性生活 保健 儿童 坐月子 老年人 产后 节气 便秘 注意 过敏 春天 调理 牛奶 功效 失眠 胃溃疡 小孩 食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