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细辛
【中药名】灯盏细辛 dengzhanxixin
【别名】地顶草、灯盏花、双葵花、灯盏草、罐儿草。
【英文名】Erigerontis Herba。
【来源】菊科檀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 pus (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被硬毛,兼有贴毛和腺毛。基生叶倒卵状披针形或宽匙形,长1.5~11cm,全缘,边缘被硬毛,兼有不明显腺毛,稀近无毛,茎生叶少数,窄长圆状披针形或窄披针形,长1~4cm,基部半抱茎,无柄,上部叶线形。头状花序径2~2.8cm.单生茎或分枝顶端,总苞半球形,径1~1.5cm,总苞片3层,线状披针形,长8mm,绿色,或上部紫红色,外层背而被硬毛,兼有贴毛和腺毛,内层近无毛。外围雌花舌状,3层,长1~1.2cm,舌片蓝或粉紫色,管部长2~2.5mm,上郎疏被毛,顶端全缘。中央花两性,管状,黄色。瘦果窄长圆形,扁,密披毛,冠毛淡褐色,2层。花期3~10月。
【产地分布】生于海拔1200~3500米开旷山坡、草地或林缘。分布于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挖全草,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长15~25cm。根茎长1~3cm,直径0.2~0.5cm,表面凹凸不平,着生多数圆柱形细根,直径约0.lcm,淡褐色至黄褐色。茎圆柱形,长 14~22cm,直径0.1~0.2cm;黄绿色至淡棕色,具细纵棱线,被白色短柔毛;质脆,断面黄白色,有髓或中空。基生叶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状披针形、匙形、阔披针形或阔倒卵形,长1.5~9cm,宽0.5~1.3cm;黄绿色,先湍钝圆,有短尖,基部渐狭,全缘;茎生叶互生,披针形,基部抱茎。头状花序顶生。瘦果扁倒卵形。气微香,味微苦。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微苦。归心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活血通络止痛,祛风散寒。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临床应用】用量9~15g,煎服或研末蒸鸡蛋服。外用适量。用治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风湿痹痛,头痛,牙痛。
【主要成分】全草含焦迈康酸,飞蓬甙(双称灯盏细辛甙),7-四羟基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酣酸甲酯甙,芹菜素,高山黄芩素,大波斯菊甙,芹菜素-7-O-葡萄糖糖酣酸甙(灯盏花甲素),车前黄酮甙和高山黄芩素-7-O-葡萄糖酣酸甙(灯盏花乙素),其中以前者为主含少量芹菜素-7-O-葡萄糖酣酸甙的混合物命名为灯盏花素。
【使用禁忌】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