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返回 导航

臭牡丹

发布日期:2019-05-08 16:09:27

【中药名】臭牡丹 choumudan

【别名】臭八宝、大红花、臭芙蓉、臭桐根。

【英文名】Herba Clerodendri Bungei。

【来源】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的带根全株或干燥地上部分。

臭牡丹

【植物形态】为落叶灌木,高1~2米;根肉质,断面黄白色;小枝被柔毛。叶对生,有较长的柄,叶片纸质,阔卵形至阔卵状心形,长7~20厘米,宽6~16厘米,顶端短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粗锯齿至近全缘,两面均被柔毛。头状花序顶生,总花梗较短;花萼小,先端具齿5枚;花玫瑰红色,花冠管纤细,裂片5枚,倒卵状匙形,伸展;雄蕊4枚,生喉部,与花冠管近等长,花柱伸出,略短于雄蕊。核果近球形,黑紫色,具宿存花萼。花期5~7月。

【产地分布】生于旷野、荒坡、沟边及林缘。分布于河北、河南、陕西、山西、湖南、湖北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花开时采收,去除杂质,切段。

臭牡丹

【药材性状】根表面灰棕色,纵沟纹明显。茎呈圆柱形,直径3~12毫米。外表皮灰棕色至灰褐色,具隆起的皱纹,皮孑L明显突起,点状或纵向延长,节处可见明显的叶柄痕,呈凹点状。质硬,不易折断;切断面皮部棕色,菲薄,木质部灰黄色,髓部白色,有光泽。气微,味淡。叶多皱缩,破碎,纸质。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宽卵形,长9~19厘米,宽6~1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心形。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疏被短柔毛,下表面色稍淡,无毛或仅脉上有毛,基部脉腋处可见黑色疤痕状的腺体,边缘有锯齿。叶柄黑褐色,长3~6厘米,弯曲,有纵皱纹。无臭,味淡。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辛。归心经、胃经、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平肝潜阳,消肿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臭牡丹

【临床应用】用量10~15克,水煎服,鲜用30~60克。用于痈疽、疔疮、乳腺炎、关节炎、湿疹、牙痛、痔疮、脱肛、子宫脱垂。治疗湿疹及定位性药疹:将茎叶晒干研粉,用时将药粉夹于单层纱布内,以温开水浸湿,敷于患处,每日1次。

【主要成分】叶含生物碱。茎叶含乳酸镁、琥珀酸、茴香酸和香草酸等成分。水煎醇提取物及其总生物碱具有增强子宫收缩力的作用。现代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臭牡丹的鲜茎叶1~1.5千克,切碎,投入粪坑中,能杀灭蛆虫。

【使用禁忌】尚不明确。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tags合集

食物 怀孕 夏季 治疗 夏天 孕妇 减肥 养生 春季 宝宝 食谱 高考 老人 感冒 心理 女人 女性 预防 偏方 中暑 中医 水果 禁忌 皮肤 饮食 鸡蛋 健康 缓解 男人 性生活 保健 儿童 坐月子 老年人 产后 节气 便秘 注意 过敏 春天 调理 牛奶 功效 失眠 胃溃疡 小孩 食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