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返回 导航

叶下珠

发布日期:2019-05-08 16:30:50

【中药名】叶下珠 yexiazhu

【别名】叶后珠、珍珠草、日开夜闭。

【英文名】Herba Phyllanthi Urinariae。

【来源】大戟科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L.的全草。

叶下珠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茎直立,通常带紫红色。单叶互生,二列,形似复叶,长椭圆形,长0.5~1.5厘米,宽0.2~0.5厘米,顶端钝或有小尖头,基部圆形,偏斜,背面灰白色,两面无毛;叶柄短,近于无柄;托叶小,披针形。雄花2~3朵,簇生于叶腋,萼片6。蒴果无柄,叶下二列着生,近圆形,赤褐色,表面有小鳞状凸起物;种子灰褐色。花期6~8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生于旷野草地、旱田、林缘或村边荒地。分布于广东、台湾、福建、江西、广西、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拔取全草,洗净,晒干。

叶下珠

【药材性状】全草长10~40厘米。根黄白色,须根多数。茎圆柱形,有分枝;基部老茎灰褐色;幼枝灰褐色至棕褐色,有翅状锐棱,质脆,断面中空。叶互生,灰绿色,呈长椭圆形,先端斜或有小凸尖,基部偏斜,两面无毛,几无柄。生于叶背之下的小花已干,有的带有类似珍珠状的小果。气微香,叶味微苦。

【性味归经】性寒,味微苦。归肝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止泻,平肝明目。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叶下珠

【临床应用】用量15~30克(水肿可用至60~ 90克),煎服;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伤口周围。用治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肠炎、痢疾、小儿疳积、眼角膜炎、黄疸型肝炎;外用治青竹蛇咬伤。治疗肠炎腹泻及细菌性痢疾,可单用本品50克,煎服;也可配合老鹳草50克同用。在治疗夜盲症时,可用鲜草50~100克,加鸭肝2~3个同炖汤,熟后食鸭肝及汤。

【主要成分】含槲皮素、紫云英苷、槲皮苷、异皮槲皮苷、芸香苷、没食子酸鞣质、蛋白质、糖类、抗坏血酸、三萜等成分。经动物实验证明,本品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具有保护肝细胞及提高细胞免疫力功能。在比较筛选不同植物抗HBV活性发现,本品体外抗HBV表现最优秀。试验证实了本品具有明显的抑制HBV-DNA和DNA聚合酶活性,能够抑制2.2.15细胞株HBSAG和HBEAG的表达,其抑制活性呈剂量依赖关系。

【使用禁忌】尚不明确。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tags合集

食物 怀孕 夏季 治疗 夏天 孕妇 减肥 养生 春季 宝宝 食谱 高考 老人 感冒 心理 女人 女性 预防 偏方 中暑 中医 水果 禁忌 皮肤 饮食 鸡蛋 健康 缓解 男人 性生活 保健 儿童 坐月子 老年人 产后 节气 便秘 注意 过敏 春天 调理 牛奶 功效 失眠 胃溃疡 小孩 食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