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返回 导航

升麻

发布日期:2018-04-01 23:00:57

升麻升麻简介: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 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至须根干时,燎去或除去须根,晒干。别名莽牛卡架、龙眼根、窟窿牙根

升麻的药性:辛、微甘,微寒。

升麻的功效与作用: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①《本经》:味甘辛。

②《别录》:甘苦,平,微寒,无毒。

③《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性温,味辛。

④《汤液本草》:微苦,微寒。

【归经】:入肺、脾、胃经。

①《医学启源》: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足阳明。

②《汤液本草》:手阳明经、太阴经。

③《本草经解》:人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足阳明胃经。

④《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入药部分】:为毛茛科植物升麻、兴安升麻和大三叶升麻的根状茎。

升麻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煎水含漱或淋洗。

升麻的功效与作用

升阳,发表,透疹,解毒。治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①《本经》:主解百毒,辟温疾、障邪(一作’瘴气邪气’)。

②《别录》:主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

③《药性论》:治小儿风,惊痫,时气热疾。能治口齿风露肿疼,牙根浮烂恶臭,热毒脓血。除心肺风毒热壅闭不通,口疮,烦闷。疗痈肿,豌豆疮,水煎绵沾拭疮上。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游风肿毒,口气疳匿。

⑤《汤液本草》:《主治秘诀》:主肺痿咳唾脓血,能发浮汗。

⑥《滇南本草》:表小儿痘疹,解疮毒,咽喉(肿),喘咳音哑。肺热,止齿痛。乳蛾,痄腮。

⑦《纲目》:消斑疹,行窃血,治阳陷眩运,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血,阴痿足寒。

升麻的选方

①治伤寒,温疫,风热壮热,头痛,肢体痛,疮疹已发未发:干葛(锉细)、升麻、芍药、甘草(锉,炙)各等分。上同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量大小与之,温服无时,(《阎氏小儿方论》升麻葛根汤)

②治小儿痘、痧疹不明,发热头痛,伤风咳嗽,乳蛾痄腮:升麻五分,前胡八分,甘葛五分,黄芩一钱,栀子八分,炒牛蒡子一钱,甘草三分,桔梗五分,薄荷五分,川芎一钱。引用灯心煎服。(《滇南本草》升麻汤)

③治天行发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不即疗,剧者数日必死,疗得差后,疮瘢紫暗,弥岁方灭,此恶毒之气也):水浓煮升麻,渍绵洗之。苦酒渍煮弥佳,但燥痛难忍。(《肘后方》)

扩展阅读:注意事项

上盛下虚,阴虚火旺及麻疹已透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凡吐血鼻衄,咳嗽多痰,阴虚火动,肾经不足,及气逆呕吐,惊悸怔忡,癫狂等病,法咸忌之。

②《得配本草》:伤寒初病太阳,痘疹见标,下元不足,阴虚火炎,四者禁用。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tags合集

食物 怀孕 夏季 治疗 夏天 孕妇 减肥 养生 春季 宝宝 食谱 高考 老人 感冒 心理 女人 女性 预防 偏方 中暑 中医 水果 禁忌 皮肤 饮食 鸡蛋 健康 缓解 男人 性生活 保健 儿童 坐月子 老年人 产后 节气 便秘 注意 过敏 春天 调理 牛奶 功效 失眠 胃溃疡 小孩 食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