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返回 导航

如何判断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需停母乳吗?

发布日期:2017-11-03 21:39:35

 大多数宝宝在出生时都会有黄疸,一些是由母乳的原因引起宝宝黄疸,母乳性黄疸一般很难判断,那么母乳性黄疸该怎么判断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如何判断母乳性黄疸,以及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方法。

1.jpg

1 母乳性黄疸怎么判断

由于新生儿黄疸原因十分复杂,要排除所有的病因十分困难,对一般情况良好,孩子的精神吃奶大小便等都正常的,高度怀疑为母乳性黄疸的患儿,临床上常予停止哺乳喂养后观察,48小时内血清胆红素可明显下降,即可诊断位母乳性黄疸。

小贴士: 新生儿在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减退后又加重,停止母乳喂养后48小时,血清胆红素下降50%,则可确定诊断。

2 母乳性黄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早发性母乳性黄疸的发生原因

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在宝宝出生一周以内出现,是由于母乳不足引起的, 由于摄入量少,新生儿大小便次数减少,造成胆红素的排泄减少,使血内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发生黄疸。

建议: 增加喂奶的次数,必要时按医嘱家用配方奶粉,待奶量充足后,黄疸会很快消退。

2、迟发性母乳性黄疸的发生原因

迟发性母乳性黄疸在宝宝出生1周后出现,发生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母乳中有一种叫做B-葡萄糖醛酸苷酶的物质,可以造成肠道内结合胆红素的快速分离和重吸收增加,使血液内结合胆红素的量增加,导致婴儿的黄疸迟迟不退。

小贴士: 患有迟发性母乳性黄疸的婴儿,如果精神、食欲好,体重增长正常,可以不用处理,一般最迟出生4个月时可以消退。

3 母乳性黄疸需要停母乳吗

1、母乳性黄疸只要不严重,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只要宝宝生长正常,进食正常,喂奶期间黄疸没有加重,就可以继续坚持母乳喂养,无需停止母乳。

2、只有当血液清胆红素>15mg/dl时,可暂停母乳3天,黄疸消退后可以继续母乳喂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便是出现也不会达原有程度。

注意: 暂停母乳期间,妈妈可以用吸奶器把母乳吸出储存起来,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黄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

4 母乳性黄疸怎么治疗

1、暂停母乳3天:明确是母乳性黄疸之后,如果胆红素水平超过了15mg/dl,就可以暂停母乳喂养3天,等待血清胆红素下降,之后还是可以继续喂母乳的。另外,早发型的母乳性黄疸建议采用少量多餐喂奶,避免喂糖水就可以了。

2、少量多次喂奶:鼓励少量多次喂哺母乳,保证足够乳量及能量的摄入(至少8~12次/24小时)。体重偏低,吸吮力较差的新生儿,可将母乳吸出奶瓶喂养。

3、光疗:如果胆红素水平达到20mg/dl,就可以用光疗治疗,一般并不需要用白蛋白或是血浆3治疗。

4、辅助治疗:辅助治疗是在上述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加以辅助,也就是日常的保健,比如注意保暖,增加热量和营养,给予新生儿抚触、按摩腹部,增加肠蠕动,保持良好的排便,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等等,以免加重黄疸情况。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tags合集

食物 怀孕 夏季 治疗 夏天 孕妇 减肥 养生 春季 宝宝 食谱 高考 老人 感冒 心理 女人 女性 预防 偏方 中暑 中医 水果 禁忌 皮肤 饮食 鸡蛋 健康 缓解 男人 性生活 保健 儿童 坐月子 老年人 产后 节气 便秘 注意 过敏 春天 调理 牛奶 功效 失眠 胃溃疡 小孩 食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