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返回 导航

脾虚导致饭后犯困如何食疗

发布日期:2019-04-11 23:51:19

当我们的身体出现毛病的时候,生活及工作就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因此,在平时保持健康的身体是非常重要。而在生活中有很大的人在吃饭过后就会出现犯困的现象,对此,你是否清楚这可能是由于疾病的影响呢?

对于饭后犯困的这一现象,专家告诉我们:这很可能是由于脾虚所导致的。我们都知道脾是人体运输与消化的最主要功能,在饭后脾的工作量增加,容易使其他脏器气血不足而导致大脑供血不足,所以就很容易出现饭后犯困的症状。

脾虚导致饭后犯困如何食疗

那么,对于脾虚症状在平时可以如何正确治疗呢?一起来了解:

1.大枣,性温,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

2.糯米,性温,味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脾虚者宜用之煮粥服食。

3.锅巴,又称锅焦。性平。《本草纲目拾遗》中说它“补气,运脾,消食,止泄泻”。凡脾虚不运、饮食不香,或食不消化,或脾虚久泻者最宜食用。古方中亦常用之,如小儿常用健脾消食的“锅焦丸”,治老人脾泄的“玉露霜”。《梁侯瀛集验良方》中用以治疗“老幼脾虚久泻不愈”就是用锅巴同莲子肉为末加白糖调服,颇有效果。

4.西国米。又称西谷米,西米。白净滑糯,营养丰富。性温,味甘,能温中补脾,凡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食之颇宜。《柑园小识》记载“西谷米健脾运胃,久病虚乏者,煮粥食最宜。”

5.番薯,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6.薏苡仁,俗称苡仁米、六谷米。有补脾健胃的作用。

7.饭豇豆,性平,味甘,能健补脾胃,对脾胃虚弱、食少便泻,或妇女脾虚带下者,食之最宜。《滇南本草》中即有“治脾土虚弱,开胃健脾”的记载。

8.白扁豆,性平,味甘,能补脾胃虚弱。对于脾虚呕逆,食少久泄、小儿脾虚疳积、妇女脾虚带下者,最宜食之。或炒熟食用,或用白扁豆煮粥服食,均有裨益。

9.牛肉,性平,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故凡久病脾虚、中气下陷、气短乏力、大便泄泻、脾虚浮肿之人,宜用牛肉炖汁服食,或用牛肉适量与大米煮粥调料进服,这对脾胃虚弱的恢复,大有裨益。

10.牛肚,性平,味甘,也能补虚养脾胃。历代医家多有论说。脾虚之人,或病后脾胃虚羸,宜煨食之。羊肚也有与牛肚同等的功用,脾虚者食之亦宜。

11.鲫鱼,性平,味甘,入脾胃大肠经,有健脾养胃作用,故脾胃虚弱者宜食。

12.白鲞,为大黄鱼或者小黄鱼的干制品。有健脾、开胃、补虚、消食的作用。黄鱼有养脾理肺之功,治久病胃弱食减,不能进厚味者。以白鲞水煮烂食之,健利肠胃,为肠虚胃弱之人必需用之,诚药食中之良品也。可见脾胃虚弱者食之颇宜。

13.鲈鱼,性平,味甘,能补益脾胃。《本草经疏》说得好“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脾胃有病,则五脏无所滋养,脾虚则水气泛滥,益脾胃则诸症自除。”脾胃虚弱者宜常食之。

14.粳米,性平,味甘,有补脾益气之功。《食鉴本草》即有记载“粳米,皆能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为第一。”《本草经疏》亦云“粳米即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人相赖以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无毒,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因之而强健。”可以说凡虚弱之人,粳米皆宜!

15.樱桃,性温,味甘,能补脾益气。《名医别录》中就说“樱桃主调中,益脾气。”《滇南本草》亦云“樱桃治一切虚症,能大补元气,滋润皮肤。”凡脾气虚弱者宜食。

脾虚给人体带来的伤害是严重的,所以在早期要及时的正确治疗。适合脾虚患者的食物有很多,但是在食用的时候也有很多是需要注意的,避免不正确的食用导致脾虚症状的加重。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tags合集

食物 怀孕 夏季 治疗 夏天 孕妇 减肥 养生 春季 宝宝 食谱 高考 老人 感冒 心理 女人 女性 预防 偏方 中暑 中医 水果 禁忌 皮肤 饮食 鸡蛋 健康 缓解 男人 性生活 保健 儿童 坐月子 老年人 产后 节气 便秘 注意 过敏 春天 调理 牛奶 功效 失眠 胃溃疡 小孩 食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