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返回 导航

立冬养生7种食物最滋补

发布日期:2019-08-27 22:35:11

按我国传统民间习惯,“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自然界阴盛阳衰,各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冬季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外,饮食保健也很重要。

冬天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因此,往往一个冬季过后,人体出现维生素不足,如缺乏维生素C,并因此导致人发生口腔溃疡、牙根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症状。

那么人们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还有维生素A,红心甘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

立冬多吃薯类,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的作用

多吃薯类,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的作用。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心里美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这些蔬菜中维生素含量均较丰富,要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补充人体维生素需要。

立冬进补方法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也是进补的好时机,但要提醒大家的是,进补时,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以调整脾胃功能。

冬季喝热粥也是养生的一个好选择。如吃“腊八粥”有助于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小麦粥有养心除烦的作用、芝麻粥可益精养阴、萝卜粥可消食化痰、胡桃粥可养阴固精、茯苓粥可健脾养胃、大枣粥可益气养阴等等。

1、白萝卜:止咳润肺

立冬时节天气变冷,此时人的手脚易凉,后背易冷,这是气血遇寒循环不畅所致。这段时间应尽量吃些生的白萝卜。

立冬时节天气变冷这段时间应尽量吃些生的白萝卜

民谚有“立冬萝卜赛参汤,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这句话,除了说明白萝卜是冬天的应季蔬菜外,还道出了它的食疗功效。

生吃时其辛辣的成分可促胃液分泌,调整胃肠机能,还有消炎作用

白萝卜生吃促消化,熟吃补气。生吃时其辛辣的成分可促胃液分泌,调整胃肠机能,还有消炎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白萝卜属于寒凉性蔬菜,体质偏寒的,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对于轻度的肺热咳嗽患者不妨吃一些“冰糖萝卜饮”。

2、鸭肉:滋阴补虚

鸭肉性寒凉,特别适合体热上火者食用,所以冬季食疗首选鸭。鸭属于水禽,元朝的御医忽思慧在《饮善正要》里说,鸭肉味甘、冷、无毒,补内虚,消毒热,利水道。可用于头痛、阴虚失眠、肺热咳嗽、肾炎水肿、小便不利、低热等症。

鸭肉的吃法推荐姜母鸭。姜母鸭发源于福建泉州,而后传至闽南地区乃至台湾地区。据载,姜母鸭原系一道宫廷御膳,后来流传至民间。这道菜的妙处在于使用很多中药材气血双补的同时,搭配鸭肉的滋阴降火功效,使得此道药膳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适合秋冬季食用。

鸭肉性寒凉,特别适合体热上火者食用,所以冬季食疗首选鸭

3、花生:养胃润肺

中医认为,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经。可以醒脾养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主治营养不良、食少体弱、燥咳少痰、咯血、皮肤紫斑、产妇乳少及大便燥结等病症。

冬季养生吃一些花生可以醒脾养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

新鲜花生最好连壳煮着吃,煮熟后的花生不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花生壳和内层红衣的医疗保健作用。冬季养生吃一些花生眉豆煲猪脚,因为花生和眉豆在一起煲猪脚,气味不仅是十分的香浓滋润,并且对于人们在冬季的时候功能具有了益气、养血、或者是润滑皮肤的效果。

4、栗子:健脾补肾

立冬后,人体的气血开始收敛,这段时间食用栗子进补尤为适宜。板栗不仅味美,还是冬季养生的佳品。板栗味甘性温,无毒,有“益气补脾、厚肠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

板栗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这些元素对防治高血压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都有益处。因此,老年人吃板栗可益气血,男性吃板栗则可补肾、治疗肾虚。

将剥好的栗子用清水泡2—3小时候去皮,与大米一起放入锅中煮沸,在粥到八分熟的时候放入桂圆,煮熟即可。

立冬后,人体的气血开始收敛,这段时间食用栗子进补尤为适宜

这道粥具有补心安神、益脾开胃、润肤美容的功效。乌鸡洗净焯水,清水加入姜蒜和乌鸡一起炖至乌鸡9分熟的时候加入栗子,炖熟即可。适合体虚血亏、肝肾不足、脾胃不健的人食用。

5、羊肉:补肾御寒

寒风起,羊肉肥,立冬进补,羊肉是首选。羊肉中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钙、铁、磷等营养成分,有着补肾护肝、御寒祛湿的功效。闽南地区,立冬要吃羊肉补冬,据说一冬都不会冷。一碗羊汤带来的温暖,足以抵挡一冬的严寒。

羊肉性温热,常吃容易上火,中医讲究“热则寒之”的食疗方法。因此,吃羊肉时要搭配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

寒风起,羊肉肥,立冬进补,羊肉是首选

凉性蔬菜一般有冬瓜、丝瓜、油菜、菠菜、白菜、金针菇、蘑菇、莲藕、茭白、笋、菜心等;而红薯、土豆、香菇等是甘平性的蔬菜。

6、大枣:补血降压

立冬以后,人们免疫力下降。此时,不妨吃点应季的冬枣,能够为机体补充提高免疫力的维生素C。因为冬枣的维生素C含量尤其丰富,达352毫克/100克,是苹果的70倍,梨的100倍,有“活维生素丸”之美誉。

此外,冬枣有保持毛细血管畅通、防止血管壁脆性增加的功能,对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症有疗效,有防癌之功效。

冬枣鲜吃即可。但鲜枣在常温下几天就会失去鲜脆的口感,为了方便保存,可以将鲜枣晒干制成干枣。干枣中的钙含量比鲜枣要高。

立冬以后,人们免疫力下降。此时,不妨吃点应季的冬枣

干枣比较适合煮粥或煲汤,能将营养成分很好地释放出来。取红枣、猪排骨、糯米、盐等调味料,常法煮粥,温食。常食对有血液病的老年体弱者效果特好,可滋养精血。

7、黑芝麻:润肤润肠

立冬后,人体皮肤易干燥,而芝麻有滋润皮肤的特点。黑芝麻含油量高达50%以上,尤其是维生素E的含量为植物食品之冠,不仅能防止过氧化脂质对人体的危害,有延缓衰老、延年益寿之功效。中医对芝麻的药用有较高的认识,称它是一味强壮剂,有补血、润肠、生津、通乳、养发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头发早白、贫血萎黄、津液不足、大便燥结、头晕耳鸣等症状。

黑芝麻连皮一起吃不容易消化,碾碎后不仅有股迷人的香气,更有助于人体吸收。

立冬后,人体皮肤易干燥,而芝麻有滋润皮肤的特点

最简便有效的吃法就是文火慢炒,炒干后碾成细末,混入少量的低钠食盐,做成芝麻盐,每次吃饭时撒到馒头上或放到粥里面一起吃,好吃又补肾。老人养生更是要适量吃些黑芝麻粥。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tags合集

食物 怀孕 夏季 治疗 夏天 孕妇 减肥 养生 春季 宝宝 食谱 高考 老人 感冒 心理 女人 女性 预防 偏方 中暑 中医 水果 禁忌 皮肤 饮食 鸡蛋 健康 缓解 男人 性生活 保健 儿童 坐月子 老年人 产后 节气 便秘 注意 过敏 春天 调理 牛奶 功效 失眠 胃溃疡 小孩 食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