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返回 导航

冬季脑中风容易突袭“三高”人群

发布日期:2019-06-22 22:19:43

中风类型:“出血”更常见

中风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及复发率高的特点,位居国人死亡原因的第二位。中风主要分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类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冬季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的患病率均明显增加,其中出血性中风患病率的增加更为明显。

“突袭”对象:“三高”人群

国内外研究显示,存在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酗酒等危险因素者,在冬季应特别注意防范中风的“突袭”。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药物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适度锻炼,控制体重,戒烟戒酒,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合理膳食等。

识别征兆:症状+测试

中风的性质、部位和严重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一般来说,若某人突然出现以下几种症状,应高度警惕中风的可能,如突然昏迷、呼之不应;面部及口角歪斜;一侧或双侧肢体无力、麻木;不能言语、言语不清或不能理解他人言语;突发短暂性视力丧失(特别是单眼视力丧失);无明显原因的严重头痛;突发头昏、跌倒;突发肢体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下列3种测试方法可帮助大家初步判断是否发生了中风,只要有一项测试为阳性,就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患者去医院诊治:①与患者交谈,观察其神志是否清楚,能否理解言语的含义并正确应答;②让患者露出牙齿或微笑,观察两侧口角是否对称,若两侧口角不对称,提示可能存在中风;③让患者举起双臂,并维持一段时间,观察两侧上肢力量是否对称,如果一侧手臂不能上举或不能维持,则提示可能存在中风。

疑似发病:立即就医

中风与心肌梗塞一样,治疗越早,预后越好。以缺血性中风为例,若患者能在发病3~6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可有效减轻神经损伤程度;若发病6小时以后再进行溶栓治疗,不但疗效明显降低,而且脑出血的风险大大增加。遗憾的是,在临床上,能够在有效治疗时间窗内赶到医院的患者不足1%,很多患者在出现轻度中风症状后,常“坐观”病情发展,白白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tags合集

食物 怀孕 夏季 治疗 夏天 孕妇 减肥 养生 春季 宝宝 食谱 高考 老人 感冒 心理 女人 女性 预防 偏方 中暑 中医 水果 禁忌 皮肤 饮食 鸡蛋 健康 缓解 男人 性生活 保健 儿童 坐月子 老年人 产后 节气 便秘 注意 过敏 春天 调理 牛奶 功效 失眠 胃溃疡 小孩 食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