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返回 导航

男人过劳死的10大危险信号

发布日期:2019-07-05 14:18:58

“过劳死”是一种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生命现象。这个生命正在我们无休止的加班熬夜、在我们无法摆脱的压力负担中受着侵蚀,我们不堪重负的心脏正走入“生”的终结,过劳死就这样给生命无情的划上句号。

“过劳死”是一种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生命现象

具体表现:

1、“将军肚”早现。30—50岁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标志,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伴侣。

2、脱发、斑秃、早秃。每次洗头都有一大堆头发脱落,这是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所致。

脱发、斑秃、早秃。每次洗头都有一大堆头发脱落,这是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所致。

3、频频去洗手间。如果你的年龄在30—40岁之间,排泄次数超过正常人,说明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开始衰退。

4、性能力下降。中年人过早地出现腰酸腿痛,性欲减退或阳痿,都是身体机能整体衰退的信号。

5、记忆力减退。

6、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7、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8、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神的能力越来越差。

出现不适应症状。如经常头痛、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

9、睡眠时间。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不解乏。

10、出现不适应症状。如经常头痛、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

自查方法:

具有上述两项或两项以下者,则为“黄灯”警告期,目前尚无担心;具有上述3—5项者,则为一次“红灯”预报期,说明已经具备“过劳死”的征兆;6项以上者,为二次“红灯”危险期,可定为“综合疲劳症”—“过劳死”的预备军。

有事业心,特别是称得上“工作狂”的人。

哪些人易“过劳死”?

·只知消耗不知保养的人。

·有事业心,特别是称得上“工作狂”的人。

·有过早死亡家族遗传又自以为身体健康的人。

·超时间的工作者。

·夜班多,作息时间不规则的人。

·长时间睡眠不足的人。

 ·夜班多,作息时间不规则的人。

·自我期望高,并且容易紧张的人。

·几乎没有休闲活动与嗜好的人。

简单六招让“过劳死”远离你

“过劳死”的前五位直接死因是:冠心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过劳死”与一般猝死几乎没什么不同,但其特点是隐蔽性较强,先兆不明显。那么,该如何远离过劳死呢?

运动能增加心肌收缩能力,增加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的能力

1.坚持体育锻炼:

现代人的工作往往具有静而不动的特点,最易使人疲惫的莫过于长期不活动。运动能增加心肌收缩能力,增加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的能力,还可以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推迟神经细胞的衰老,帮助废物排除,从而起到防癌抗癌作用。

2.保持心情舒畅: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感到烦恼、苦闷、焦虑的时候,他身体的血压和氧化作用就会降低,而人的心情愉快时,整个新陈代谢就会改善。烦闷、焦虑、忧伤是产生疲劳的内在因素。

因此,要防止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就必须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一个“乐天派

因此,要防止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就必须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一个“乐天派”,并培养坚强、乐观、开朗、幽默的性格,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兴趣,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要学会调节生活,多与人沟通交流,开阔视野,增加精神活力,让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的有效方法,也是防止疲劳症的精神良药。

3.合理调整饮食:

少吃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品,要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如绿豆芽、菠菜、油菜、橘子、苹果等,及时补充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

4.适度休息:

长期通宵达旦地工作,会使体内产生许多毒素,而且有些毒素会随着血液进入大脑,能迅速引起中枢系统的“中毒”症状。疲劳,是一种信号,它提醒你,你的机体已经超过正常负荷,出现疲劳感就应该进行调整和休息,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如果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还会诱发疾病

如果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还会诱发疾病。过度疲劳与过劳死有相关性但不是直接原因,过劳死往往有一些较严重的基础病因,但过度疲劳可以使这些病因加重或是导致发病,造成不良后果。所以避免过度疲劳可以预防和减少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

5.定期体检:

无论中青年还是老年人,也不论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最好每年做一次体检,重要的是要保持体检的连续性,不要中断。

以便早期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特别是隐性冠心病,防患未然。

6.积极治疗原发病:

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一些有这类疾病的人特别是合并动脉硬化者,要多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最好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酒。

避免长时期紧张的脑力劳动和情绪激动,培养乐观的精神状态。出现心绞痛或心律失常时要认真医治。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tags合集

食物 怀孕 夏季 治疗 夏天 孕妇 减肥 养生 春季 宝宝 食谱 高考 老人 感冒 心理 女人 女性 预防 偏方 中暑 中医 水果 禁忌 皮肤 饮食 鸡蛋 健康 缓解 男人 性生活 保健 儿童 坐月子 老年人 产后 节气 便秘 注意 过敏 春天 调理 牛奶 功效 失眠 胃溃疡 小孩 食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