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返回 导航

三阴交穴拔罐可补精血 五种拔罐法的具体操作

发布日期:2018-12-21 16:33:55

随着拔罐为越来越多人接受,选择拔罐来治疗疾病的人也越来越多,拔罐的治疗手法各种各样,也各有特色,拔火罐是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可以行气活血、疏经活络、消肿止痛、祛除风湿。因为操作简单、方便易行,成了民间常用的防病治病方法。而三阴交穴是常用的拔罐养生保健穴,常给三阴交穴拔罐,大补精血。

三阴交穴拔罐可补精血 五种拔罐法的具体操作

三阴交穴拔罐可补精血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上三寸,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赖后天的滋养,后天赖先天的促动。

所以要经常拔三阴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的气血,三经气血调和,则先天之精旺盛,后天气血充足,因而拔罐可以达到调补精血,健康长寿的目的。

1、留罐法

又称坐罐,即拔罐后将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然后将罐起下。此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又分为单罐法和多罐法。单罐法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小部位或压痛点,可按病变范围大小或压痛范围大小,选择适当口径的火罐,如胃痛,可在中脘穴拔罐;岗上肌炎,可在肩髃穴处拔罐。多罐法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广泛的疾病,可按病变部位的解剖形态等情况,酌量吸拔数罐,如某肌束劳损时,可按肌束的体表位置成行排列吸拔多个罐,如腰肌劳损,可在腰部的穴位和疼痛明显的部位纵横并列吸拔几个罐。

2、走罐法

又称推罐,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部等。可选用口径较大的罐,最好用玻璃罐,罐口要平滑,先在罐口或欲拔罐部位涂一些甘油或万花油等润滑油,将罐吸拔好后,用手握住罐子,在皮肤表面上下或左右或循经,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所拔皮肤潮红、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

3、闪罐法

适用于肌肉比较松弛,吸拔不紧或留罐有困难处,以及局部皮肤麻木或功能减退的虚证患者。

此法是将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上起下,起下再拔,直至皮肤潮红为度。

4、刺血拔罐

此法又称作刺络拔罐。即在应拔罐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刺,然后将火罐吸拔于点刺的部位上,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针后拔罐留置10min。此法应用广泛,多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性皮炎、痤疮、皮肤瘙痒症、丹毒、哮喘、坐骨神经痛。施用本法需注意,不可在大血管上行刺血拔罐法,以免造成出血过多。

5、针罐法

指针刺与拔罐相配合的治疗方法。此法是将针刺和拔罐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即先针刺待得气后留针,再以针为中心点,将火罐拔上,留置10-15min,然后起罐起针。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tags合集

食物 怀孕 夏季 治疗 夏天 孕妇 减肥 养生 春季 宝宝 食谱 高考 老人 感冒 心理 女人 女性 预防 偏方 中暑 中医 水果 禁忌 皮肤 饮食 鸡蛋 健康 缓解 男人 性生活 保健 儿童 坐月子 老年人 产后 节气 便秘 注意 过敏 春天 调理 牛奶 功效 失眠 胃溃疡 小孩 食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