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返回 导航

母亲的小偏方 我们的守“胃”神

发布日期:2018-01-29 22:58:15

说起草药,人们想到的大多是苗药或者瑶药,但是壮药却鲜为人知。虽然壮药还属于发展中的民族药,但是其历史悠远留长,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而妈妈作为地道的壮族人,更是从老一辈人手里学到不少的药方子,这些方子让我们一家人受益,特别是在养胃方面,从未花过一分钱。

壮药历史悠久

母亲的小<a href=http://www.yswol.com/zhongyi/pianfa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偏方</a> 我们的守“胃”神

《后汉书·马援传》载:“出征交趾,土多瘴气”,因常服薏苡仁而能防治瘴疾,后带回中原。苡仁至今仍是壮医常用药,也是常用中药,盛产于壮族聚居的百色地区各县。

在贵县罗泊湾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铁冬青、金银花等壮医常用药。在《神农本草经》收载的365种药物中,壮族地区盛产的菌桂、牡桂、苡仁、丹砂、钟乳石等被收录。

唐代《新修本草》也收载了不少壮药,如蚺蛇胆、滑石、钓樟根皮、获苓、桂、瓜芦木、黑石脂、钩吻、白花藤蛇黄、郁金、苏方木、狼跋子等。稍其后的《本草拾遗》,更收载了著名的壮医解毒药陈家白药和甘家白药,这两种药在当时即已作为贡品上贡朝廷。

而三七是世人皆知的著名中药,活血化瘀,应用广泛。但它首先是一味著名的壮药,是壮族人民对我国传统医药乃至世界传统医药的重要贡献。

妈妈的壮药偏方

母亲的小<a href=http://www.yswol.com/zhongyi/pianfa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偏方</a> 我们的守“胃”神

妈妈小时候生长在偏远的山村,离县城医院远,平时大伙有个感冒发烧、头疼脑热都是自己找壮家草药煎服。不仅小病用草药治,就连被毒虫毒蛇咬伤、扭伤骨折都是通过敷壮族草药治疗。

虽然山里条件艰苦,但是山里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医药,这些治疗疾病的药方一代代口口相传,让人人都是小药草师,身为壮族医师女儿的妈妈更是活着的“药草字典”,最让我们受益的就是在养胃上。

妈妈私授的养胃方

小时候生病基本都是靠妈妈的药草偏方治疗,但是大一点之后感觉生病就喝药草是很土很掉价的方法,特别是叛逆期,生病宁愿吃西药打吊针也拒绝妈妈的草药。直到刚毕业那年被胃病折磨得死去活来,才让我重新对妈妈的偏方刮目相看。

母亲的小<a href=http://www.yswol.com/zhongyi/pianfa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偏方</a> 我们的守“胃”神

刚毕业那一年凭着一股子牛劲,就跑到了异地谋生,然而都市的繁华并不属于我们这些底层的打拼族,繁重的工作压力让我经常三餐不保,饥一顿饱一顿,导致慢性胃病的出现。

为了治好胃病也吃了不少药,受了不少苦,生冷的食物不敢碰,辛辣的食物更是不能吃,胃不好人也瘦了好大一截。妈妈知道后让弟弟在网上买了丁香茶,说这玩意能养胃,对我胃寒好。知道我不喜欢熬草药,还特意买了可直接冲泡的丁香茶。

母亲的小<a href=http://www.yswol.com/zhongyi/pianfa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偏方</a> 我们的守“胃”神

由于对妈妈的草药有种抗拒,我还专门上网查了丁香茶叶的功效,丁香茶在《千金方》中有记载,具有温中降逆、暖胃、去除胃寒的功效,而丁香茶以长白山的最佳,而不是广西的,弟弟寄过来的广西巴马丁香茶正是产自长白山的,算是歪打正着吧。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坚持饮用的一段时间,纠缠多年的胃病真的好了。

现在常年工作在外,有不舒服的地方,我也会听取妈妈的建议。妈妈的很多偏方帮助了不少人,我很想把妈妈的这些药方都记录下来,奈何很多草药妈妈只记得壮话怎么讲,并不知道对应的字,这算是大的遗憾了。

希望有专门的人走访这样的民间人,多记录更多的药方,造福更多的人。虽然希望西医很流行,但是中医对人类的贡献不可埋没,绝对值得保存并流传。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tags合集

食物 怀孕 夏季 治疗 夏天 孕妇 减肥 养生 春季 宝宝 食谱 高考 老人 感冒 心理 女人 女性 预防 偏方 中暑 中医 水果 禁忌 皮肤 饮食 鸡蛋 健康 缓解 男人 性生活 保健 儿童 坐月子 老年人 产后 节气 便秘 注意 过敏 春天 调理 牛奶 功效 失眠 胃溃疡 小孩 食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