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返回 导航

春季养生秘方

发布日期:2018-04-18 23:14:34

古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简单来说,在惊蛰时节万物更新,生机盎然春雷始鸣,惊醒了蛰伏于地下冬眠的虫,其中蛰字便有藏的意思。

在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就会顺应时节而继续上升,阴血会相对不足。此时在饮食方面,需要顺应阳气的升发,更加助益于脾气,令五脏平和。

惊蛰后,各种动物都会活动,其中微生物(包括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尤其要注意肠道健康,谨防腹泻与便秘,饮食营养搭配适中,需增强体质以抵御病菌或病毒的侵袭。

同时惊蛰时节气温普遍偏低,气候更加干燥,受到“倒春寒”的影响,此时烧烤、火锅等料理仍大受欢迎,饮食不调加上气候的缘故,很容易引起便秘。长时间排便不畅,排便久蹲强用力,会导致痔疮出血,硬粪便还会划伤肛门,出现肛门红肿、肛裂,甚至还会造成感染,使得便秘患者苦不堪言。

孙德润《医学汇海·大便闭》 写到: “凡遇老人秘结,不可用猛剂,以伐其本。宜内服滋润之药”,可以通过饮食和保健品有效改善便秘。

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饮食调整,要多增加生津润肺的食物,比如说雪梨、银耳、春笋等。不熬夜,避免久坐少动,增加体力活动,加强腹肌锻炼。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尽可能做到定时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要“例行公事”,形成“生物钟”。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tags合集

食物 怀孕 夏季 治疗 夏天 孕妇 减肥 养生 春季 宝宝 食谱 高考 老人 感冒 心理 女人 女性 预防 偏方 中暑 中医 水果 禁忌 皮肤 饮食 鸡蛋 健康 缓解 男人 性生活 保健 儿童 坐月子 老年人 产后 节气 便秘 注意 过敏 春天 调理 牛奶 功效 失眠 胃溃疡 小孩 食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