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返回 导航

你会煎中药吗?熬中药的正确处理方法

发布日期:2017-11-01 22:17:25

 中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很多人也会选择中医治疗,但很多时候她们并不知道怎么去煎,你知道中药的正确煎法吗?煎药时该注意什么呢?哪些食物在我们喝中药时不能吃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了解下吧!

2.jpg

中药怎么熬

一、容器的选择

很多人都知道在煎中药的时候容易是很重要,它对我们的药性的发挥也是有着很大的作用的,煎煮容器以陶瓷、砂锅为最好,其次为不锈钢锅、搪瓷锅以及耐高温的玻璃器皿,因为这些容器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不易与所煎中药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一定忌用铁锅、铜锅和铝锅,因为这些元素可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学反应,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二、预处理

第一步:“看” 在煎中药的时候我们要事项看一下有没有发霉的物质在里面,因为这些物质可能会导致我们的身体不适,所以在煎中药的时候我们要养成看的好习惯。

第二步:“泡”在你拿中药回去的时候,医生就会跟你说在煎中药的时候一定要事项的泡一下,加适量水浸泡20~30 min ,轻质的中药、气温较高时浸泡时间宜短,重质中药、气温较低时浸泡时间宜长,目的是为了使中药湿润变软, 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1.jpg

三、煎煮

1、煎煮用水:一般使用无污染的自来水即可,忌用反复煮过的水或隔夜水煎煮中药。

2、加水量:经验加水量是超过药物表面3~5cm;理论计算是按每1g中药加水10mL计算,将总水量的70%用于头煎,剩下的30%用于第二煎。

3、煎煮用火:一般应遵循“先武火后文火”的原则,也就是说沸前用武火,使水很快沸腾,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4、煎煮时间:煎煮时间从沸腾后计算,一般解表药头煎10~15 min,二煎10min;滋补药头煎30~40min ,二煎25~30min。控制煎煮时间是因为长时间高温煎煮,会使植物细胞遭到破坏,使药液中不溶性的无效成分增加。而且长时间煎煮还有将药煎焦煳底的危险。

5、煎煮次数:一般煎2~3次,就能煎出中药所含成分的80%~90%的中药成分。煎煮后及时滤出煎液,并将每次的煎液混合后分次服用。

四、特殊处理

根据药物性质不同,有些药物宜采用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等特殊方法处理。不少患者因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会将需特殊处理的中药一起和群药同煎,这样操作是很不妥当的。

1、先煎:就是延长煎煮中药的时间,使药物中难溶的成分被最大可能的煎出。一般将需先煎的药物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煮10~20 min后,再与浸泡过的其他中药合并煎煮。这些中药有:①动物的骨甲类如鳖甲、龟板等; ②矿物类如生石膏等; ③有些毒性中药如生川乌、生草乌等,先煎1-2h可大大降低毒性。

2、后下:就是缩短煎煮中药的时间,减少因长时间煎煮所造成的有效成分散失。常规操作是:待其他群药沸后用文火煎煮15-20min后,再加入需后下的中药煎煮5-10min即可。这些中药有:①气味芳香类中药如砂仁等;②久煎易破坏有效成分的中药如钩藤、番泻叶等。

3、包煎:就是将中药装入棉布袋中与其他群药共煎。这些中药有: ①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中药材如车前子、葶苈子等,防止煎煮时煳锅底; ②富含绒毛的中药材如旋覆花、枇杷叶等,防止脱落的绒毛刺激咽喉。

4、烊化:就是将胶类中药加入已煎好的药液或清水中加热溶化。目的是防止煎液黏稠而影响其他中药有效成分的煎出或煳锅底,如阿胶、鹿角胶等。

煮中药注意事项

1、煎药器皿的要求。想要获得一个好的中药效果,那么煎煮的器皿也是具有一定要求的。中药的效果以及质量和煎煮的器具具有密切的关系,最好的是选择砂锅、瓦罐以及搪瓷的,千万别使用铁器、铜器或者是铝制品进行。

2、如果需要使用到包煎,那么最好选择一些纯棉的纱布进行;

3、煎药的方法,一般都是选择大火烧开,然后小火煎煮半个小时左右,滤除药液之后进行第二次的煎煮;

4、一般的中医都是需要温服的,如果在服药之后出现恶心想吐的情况,那么可以适量的服用一些橘子皮或者是生姜,能够有效的防止呕吐;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tags合集

食物 怀孕 夏季 治疗 夏天 孕妇 减肥 养生 春季 宝宝 食谱 高考 老人 感冒 心理 女人 女性 预防 偏方 中暑 中医 水果 禁忌 皮肤 饮食 鸡蛋 健康 缓解 男人 性生活 保健 儿童 坐月子 老年人 产后 节气 便秘 注意 过敏 春天 调理 牛奶 功效 失眠 胃溃疡 小孩 食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