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养肺最重要
祖国医学认为天人相应,由此产生了顺应季节自然特性的养生理论和方法。肺属金,与秋气相应,从季节养生角度看,金秋养肺最为适宜。中医养生素有“秋冬养阴”的原则,故秋季养生之道在于养阴防燥。
合理膳食,“养阴防燥”
肺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此时可以通过食疗达到生津润肺、补益肺气之功。秋季是进补肺脏的最佳时机。
饮食宜养阴清淡,滋润多汁,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蔬菜宜选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黄瓜、白木耳;肉类可食兔肉、鸭肉、青鱼等;适当多饮水,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萝卜、莲藕、银耳、甘蔗、燕窝、梨、鳖肉、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等清补、平补之品,以滋阴润肺养血,健身祛病,延年益寿。
银耳有补肺润燥之功能,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不过食用时应首先了解清楚食物的功效,结合个人体质、肠胃功能酌量选用。如食用白萝卜,以痰多、咳嗽者较为适宜;食用百合,以熬粥、煮水饮效果较佳;食用绿豆,适宜于内火旺盛的人;而荸荠能清热生津,生吃、煮水均可。同时,由于人的个体素质差异较大,所以服用时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症选食,尽量少食或不食葱、姜、蒜、辣椒、烈性酒等辛辣燥热之品及油炸、肥腻之物。辛味食物会使肺气更加旺盛,还会伤及肝气。
从中医五行生克来讲,肺属金,肝属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损。因此应适当吃点酸味食物,因为“酸入肝”,可以强盛肝木,防止肺气太过对肝造成损伤。酸味食物可以收敛肝气,有保肝护肝的作用,但也不可过量。因为许多酸性食物,如醋、乌梅等,其酸味能刺激胃,易发生胃溃疡、胃炎等病,对身体不利。
积极锻炼,强身健体
秋季天高气爽,是户外活动的黄金季节。常言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晨起后要积极健身锻炼,提高人体的防御机能,使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有利于避免诸多疾病的发生,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可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登山、游泳、慢跑、散步、短程旅游等。长期坚持可达到通血脉、利关节、丰肌肉、增强心肺功能,延缓各脏器组织的衰老的目的。
如太极拳等传统健身运动对于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练习深沉而缓慢的呼吸具有很明显的作用,是老年人、体质虚弱者、慢性病患者最佳的锻炼方法。
“早睡早起”注意养生
秋季渐凉,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顺应节气变化,注意养生。《素问丨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倶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俗话说:“春乏、秋困、夏打盹。”入秋也应适当午睡,午睡能使心血管系统舒缓,并使人体紧张度降低。
在此季节,既要防寒保暖,又要尽量让机体保持凉爽状态,让身体得以锻炼,具有抗御风寒的能力。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避免因多穿衣服汗液蒸发、阴津伤耗、阴气外泄等情况,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阴气内守的养生需要。
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秋季万物成熟是收获的美好时节,但秋天也是草叶枯落,花木凋零的季节。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言。在此时节人们心中最易引起凄凉,忧郁,烦躁等伤感情绪。因此,精神调养上要顺应季节特点,使肺气清降,适应秋天容平之气,避免秋天肃杀之气。保持内心宁静,情绪乐观,舒畅胸怀,抛开一切烦恼,避免悲伤情绪,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可经常和家人谈心,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有益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