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返回 导航

大暑节气养生 防湿热防中暑

发布日期:2018-11-04 23:07:53

大暑节气养生防湿热防中暑。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节气天气比较复杂,时而有阵雨、雷雨以及强对流天气,时而有多云到晴的天气,气候多以潮湿闷热为主,所以从传统养生学的角度讲,要注意“暑湿”的预防。

巧用芳香植物来消暑化湿

大暑节气<a href=http://www.yswol.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养生</a> 防湿热防中暑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心气容易亏耗,尤其儿童、老人、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抵御酷暑,而导致中暑等问题发生,出现头晕、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等症状。

要化解这些症状,最好的方法是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保证充足的睡眠;讲究饮食卫生,正确的饮食可帮助人体抵御暑湿的侵袭,可以多吃一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食物,最好的方法是以这些食材熬粥或煮汤。

如果已经感觉到头晕了,也可以用芳香型植物来缓解头晕。比如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等,用来煮汤或熬粥。因为新鲜藿香叶的主要功效是芳香化浊、祛暑解表;薄荷的主要功效是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舒肝泻热,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但王文辉也提醒,夏季以湿热为主,服用藿香鲜叶保健是可行的,但要注意不能过度,也不能将其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而且藿香和薄荷均不宜久煎,以藿香为例,煮的时间长了其芳香之气会消失,就起不到原有效果了,因此最好在粥、汤煲好前的几分钟才放入。

多饮暖水益消暑

夏季养生,水也是人体内十分重要、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寿之物。俗话说“人是水浇成的”,这话不无道理。水约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传统消暑的养生方法十分推崇饮用白开水。

需要提醒的是,为了解渴有人一次性饮水过多,殊不知这样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快速下降,甚至出现气短、心慌、出虚汗等现象。所以,炎热季节,渴极了应先喝少量的水,停一会儿再喝。

趁暑化湿解冬病

大暑节气<a href=http://www.yswol.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养生</a> 防湿热防中暑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是最佳的治疗时机,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不过也不是所有慢性病都能利用暑天来治疗,还得依个人体质。”专家说,暑天阳气旺盛,治病就是通过艾灸等方式利用补充阳气来达到疗养效果,通常情况下,那些冬天容易患的疾病也就是阳虚症的疾病是可冬病夏治的。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腹泻、支气管哮喘、风湿等阳虚症疾病,有上述慢性病的人可以利用好大暑这个时节治病,若是一些体质热的慢性病人就不适合用这种方式来治疗了。

药食同粥补气清暑

大暑气候炎热,可用粥来滋补身体。李时珍认为,“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医学界公认,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补虚损,最宜养人。粥是在相对温度较低、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熬出来的,可减少对蛋白质、脂肪的分解破坏和维生素的流失,并使一些矿物质能够溶于汤中,使粥更具营养价值。

大暑节气<a href=http://www.yswol.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养生</a> 防湿热防中暑

在大暑节气,典型的“度暑粥”可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这些食材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帮助市民安度盛夏。

药粥则对儿童、老人、脾胃功能虚弱者均适宜,大暑喝粥,可放一些拇指淮山、茯苓等药材,祛湿效果会更好。

“桑拿天”健身宜散步

大暑时节东莞的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人体感觉热,但是即使大汗淋漓也不能解热,很容易中暑。因此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桑拿天”,闷热天气尽量少出门、少活动,即使出门也不能长时间暴露在露天环境中。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应尽量在早晚温度稍低时进行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活动。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tags合集

食物 怀孕 夏季 治疗 夏天 孕妇 减肥 养生 春季 宝宝 食谱 高考 老人 感冒 心理 女人 女性 预防 偏方 中暑 中医 水果 禁忌 皮肤 饮食 鸡蛋 健康 缓解 男人 性生活 保健 儿童 坐月子 老年人 产后 节气 便秘 注意 过敏 春天 调理 牛奶 功效 失眠 胃溃疡 小孩 食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