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返回 导航

寒露养生的禁忌 寒露时节有什么习俗

发布日期:2018-10-09 21:12:16

寒露节气到来,气温开始下降,早晚的温差比较大,而且经常秋雨绵绵,在这个寒露节气,一定要做好养生工作,而且寒露养生有一定的禁忌,不同地方寒露节气习俗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寒露养生的禁忌有哪些呢?寒露时节有什么习俗呢?

寒露养生的禁忌

禁忌一:胡乱进补

秋季是最适合进补的季节,但却不能胡乱进补。中医进补的原则是“虚则补之”,没有虚症的人不适合过量进补,此外,进补前一定要分清虚实,切忌滥补。寒露之后,身体虚的人进补可以以汤水为主,如莲藕排骨汤、老鸭汤、菠菜猪肝汤等。

禁忌二:赤膊受凉

寒露是冷热交替的时节,寒露之后气候转寒,一定要避免赤膊露身受凉,以免寒气入侵,威胁人体健康。

禁忌三:作息紊乱

寒露之后切忌作息紊乱,研究表明,长期作息紊乱的人,比作息规律的人更易形成血栓,特别是长时间睡眠的人。此外,经常熬夜、睡眠少的人,身体各处器官得不到充足的休息,其健康程度也会明显低于正常人。

禁忌四:运动过量

“运动是最好的补药”,坚持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但寒露之后,运动不宜过量。运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增强体质和心肺功能的作用,但如果运动强度过大,反而会增加人体的疲惫感,不利于身体恢复。

寒露时节有什么习俗

寒露吃梨

梨在寒露时会大量上市,是寒露节气中最好的水果。梨具有养阴补液、润肺止咳、养血生肌、清热降火之功效。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秋季干燥容易上火,由此引发的缺水常让人觉得喉咙不舒服,此时多吃些梨对保护嗓子有好处。梨柔软多汁,味甘性寒,有清热、化痰、生津止渴等功效,尤其在秋季食用能明显缓解咽喉干燥。秋天吃梨对肺热咳嗽、小儿风热、咽干喉痛、大便燥结等症较为适宜。对高血压、心肺病,肝炎、肝硬化病人,常吃梨大有好处。肝炎病人吃梨能起到保肝、助消化,增食欲的作用。

寒露饮菊花酒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寒露秋边钓

寒露时节是钓鱼的好时节,因为,进入“白露”以后,天气已逐渐凉爽,水温也下降到鱼类喜爱的温度。此时,饱受了盛夏苦日的鱼儿又开始活跃起来, 四处游弋觅食。尤其在“寒露”,“霜降”节气的晚秋,鱼儿为填肚越冬要贮存食料就显得更加馋嘴贪吃,易上钩、易钓获。钓者须把握住这一大好时机。

寒露吃花糕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寒露登高

众所周知,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如果说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那么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更会吸引众多的游人。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tags合集

食物 怀孕 夏季 治疗 夏天 孕妇 减肥 养生 春季 宝宝 食谱 高考 老人 感冒 心理 女人 女性 预防 偏方 中暑 中医 水果 禁忌 皮肤 饮食 鸡蛋 健康 缓解 男人 性生活 保健 儿童 坐月子 老年人 产后 节气 便秘 注意 过敏 春天 调理 牛奶 功效 失眠 胃溃疡 小孩 食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