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返回 导航

2018年冬至是几月几日?

发布日期:2018-12-19 13:48:22

2018年冬至是几月几日?冬至大家应该都知道,它是我们传统节日中的一个节气,而中国不同地方冬至的习俗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些地区冬至是要吃饺子或者混沌,冬至不吃饺子冻烂半个脸,不过像台湾地区他们在冬至就不是吃饺子了,而是吃九层糕。不过从冬至开始,以后就开始昼长夜短,春天也临近了,那么,冬至是什么时候?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冬至的小知识。

2018年冬至是几月几日?

冬至是什么时候

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我省各地日出到日没有10小时左右。冬至以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直射地带便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夜晚逐渐缩短。

冬至日虽基太阳高工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少,但是地面过去长期积累的热量,还在继续散失,近地层气温尚未降至最低,所以这时还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过了冬至,虽然昼渐长,夜渐短,但是在短期内仍然是昼短夜长,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还是比散失的热量少,所以气温并没有立即回升之势。群众中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川西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四川盆地也只有6℃至8℃左右。不过,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那么,2016年、2017年冬至是什么时候?

2018年冬至是几月几日?

2016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 农历2016年十一月(大)廿三。

2017年冬至时间:2017年12月22日 农历2017年十一月(大)初五。

2018年冬至时间:2017年12月22日 农历2018年十一月十六。

冬至养生方法有哪些

24节气养生法之冬至养生方法有哪些?冬至这天,是一年中尤其重要的进补日,冬补食品如冬虫夏草、人参、附片,为“三九天”三大补品。

1、阳虚者多吃狗肉、羊肉。羊肉,是我国人们主要食用肉类之一,也是冬季进补佳品。冬至来临,每家每户都会聚在一起吃饭。餐桌上不妨点道羊肉佳肴,补肾防寒又滋补。

2、针灸通穴。把艾条点着后以肚脐为中心,熏灼肚脐周围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烫到皮肤,有温热的感觉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甚至会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2018年冬至是几月几日?

3、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4、合理饮食。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5、好心情,好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tags合集

食物 怀孕 夏季 治疗 夏天 孕妇 减肥 养生 春季 宝宝 食谱 高考 老人 感冒 心理 女人 女性 预防 偏方 中暑 中医 水果 禁忌 皮肤 饮食 鸡蛋 健康 缓解 男人 性生活 保健 儿童 坐月子 老年人 产后 节气 便秘 注意 过敏 春天 调理 牛奶 功效 失眠 胃溃疡 小孩 食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