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返回 导航

立秋菜谱有哪些?立秋的饮食原则有哪些?

发布日期:2019-08-05 15:55:37

立秋菜谱有哪些?立秋的饮食原则有哪些?大家都知道,到了立秋时节,以后的天气会变得越来越凉快,到了秋天我们的饮食养生工作要跟随季节进行一些改变,做好饮食养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立秋菜谱有哪些?接下来养生在线网为你介绍。

1、立秋菜谱之沙参玉竹老鸭汤

材料:老鸭、玉竹、沙参、鸡粉、盐。

做法:准备好以上所有食材,将老鸭洗净切块汆水,玉竹、沙参洗干净。将汆水后的鸭块和玉竹、沙参一起放入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2小时左右。加入适量鸡粉、盐调味即可。

立秋菜谱有哪些?立秋的饮食原则有哪些?

功效:滋阴清肺、养胃生津、去除虚热。

2、立秋菜谱之糖醋小排骨

材料:猪小排、蛋清、玉米淀粉、白芝麻、白糖、生抽、醋。

做法:将猪小排斩断,反复浸泡去除血水。往猪小排中依次加入适量生抽、白糖、醋、玉米淀粉、蛋清,用手或筷子充分抓匀,腌制半小时。将腌制好的排骨放入蒸锅中,隔水蒸1小时左右,带排骨熟透之后取出,撒少许白芝麻即可。

功效:滋阴润燥、益精补血。

3、立秋菜谱之家常蒸茄子

原料:酱汁(生抽、老抽、豆瓣酱加清水拌匀),葱花、油适量。

做法:茄子洗净,切块,放在盘子里码好,蒸锅加水大火烧开后,将茄子连盘放入,蒸熟(约15分钟左右,视茄块大小而定),热锅放油,把葱花爆香,倒入拌匀的酱汁煮开,关火将煮开的酱汁浇到蒸好的茄子上即可食用。

立秋菜谱有哪些?立秋的饮食原则有哪些?

4、立秋菜谱之油菜烧豆腐

原料:油菜100克,豆腐1块,红椒1个,葱、姜、蒜、油、盐少许。

做法:豆腐捣碎,油菜洗净切成末,葱、姜、蒜切成末,红椒切成小丁备用。锅烧热放少许油,油烧热下葱、姜、蒜末爆香,倒入豆腐泥翻炒3分钟左右,加油菜末及红椒丁继续翻炒均匀,加适量盐即可出锅。

5、立秋菜谱之粉蒸肉

原料:猪五花肉400克,炒熟的米粉100克,酱油、胡椒粉、姜水(浸泡姜末的水)、料酒、油、香菜适量。

做法:五花肉切成薄片,用油、酱油、姜水、胡椒粉、料酒、大米粉拌匀,放入碗中。蒸锅内加水大火烧开,将装好米粉肉的碗放入蒸笼,上屉用大火蒸60分钟至熟透,取出后翻扣在盘中,撒上香菜装饰即可食用。

立秋菜谱有哪些?立秋的饮食原则有哪些?

立秋吃什么水果好

1、苹果:中医认为,苹果具有生津、润肺、除烦、开胃、醒酒等功用,对消化不良、气壅不通者,可榨汁服之。

现代医学认为,苹果还能预防和消除疲劳,苹果中的钾能与体内过剩的钠结合,并使之排出体外。食入过量盐分时,可吃苹果来帮助排除,所以吃苹果或饮苹果汁对高血压患者有益。

2、葡萄:性味甘、酸,鲜食酸甜适口,生津止渴,开胃消食,但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食多令人腹泻。

3、杨桃:性味甘、酸、平,其果能生津止渴。秋天若患风热咳嗽,可把杨桃洗净鲜食;若患小便热涩,用鲜杨桃2~3个,洗净切碎、捣烂成汁,温开水冲服,日服二次;若患咽喉肿痛,将鲜杨桃洗净生食,日2~3次,每次1~2个。但本品多食伤胃,尤其是平素脾胃虚寒者更要少食。

4、柠檬:味极酸,具有生津、止渴、祛暑、安胎等功用,柠檬酸是各种水果中所含有机酸最多而命名。高血压、心肌梗塞患者常饮柠檬饮料,对改善症状大有益处。

立秋的饮食原则有哪些

1、不要暴饮暴食: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建议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鸭肉、泥鳅、鱼、猪瘦肉、海产品等,既有清暑热又有补益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

2、少吃刺激食品:秋天应当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

另外,还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一些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

3、饮食不宜生冷: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寒冷食物容易导致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其次,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梨、黄瓜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所以要少吃。

综上所述,立秋以后我们可以上述介绍的一些食谱,这些食物吃了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有帮助的,另外,我们要注意一些饮食原则,不吃辛辣刺激和太过生冷的食物。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tags合集

食物 怀孕 夏季 治疗 夏天 孕妇 减肥 养生 春季 宝宝 食谱 高考 老人 感冒 心理 女人 女性 预防 偏方 中暑 中医 水果 禁忌 皮肤 饮食 鸡蛋 健康 缓解 男人 性生活 保健 儿童 坐月子 老年人 产后 节气 便秘 注意 过敏 春天 调理 牛奶 功效 失眠 胃溃疡 小孩 食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