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返回 导航

腊八粥泡多长时间?腊八粥做法有哪些?

发布日期:2019-12-30 16:35:29

腊八粥泡多长时间?腊八粥做法有哪些?我们大家都知道,腊八粥是味道非常好,而且营养价值也很高的一种食物,是每年的腊月初八吃的一种传统食物,但是我们在制作腊八粥之前是要将一些豆类侵泡下了,这样不仅好煮烂,那腊八粥泡多长时间?腊八粥做法有哪些?接下来小编为你介绍。

腊八粥泡多长时间?腊八粥做法有哪些?

1、腊八粥泡多长时间

可提前3小时浸泡,有的人习惯将莲子提前一夜泡发,如果是在高温天气下莲子会容易出现变质的情况。可用冷水泡发,也可用温水泡发,不宜用开水长时间浸泡。另外,如果未去皮,可以在浸泡之前用沸水加碱焖片刻,去皮之后再浸泡。豆子不能提前泡,否则不易熬烂。莲子、枣、花生要提前浸泡。

2、吃腊八粥的习俗简介

今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两天也是持续降温中,出门前大家一定要做好保暖哦。腊八节的习俗是喝腊八粥。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从营养功效看,腊八粥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之功,并有御寒作用,是冬令的滋补佳品,故能传承百代而不衰。

3、腊八粥食材的通常比例

蓬来米占百分之四十,糯米占百分之二十,青菜占百分之十,胡萝卜、花生(黄豆)各占百分之五,豆腐(油豆腐)、油条占百分之五,白果、莲子、芋头三者占百分之五,另外的百分之十衡量情形,可以不要。

所谓“五味调和,百味香”。煮粥之前,要把油加热,再放米炒过,随后将炒过的米放进热水锅里煮,就可将花生等材料放进去。整锅腊八粥有黄亮的油条、白色的豆腐、红色的胡萝卜、黑色的木耳、青色的青江菜,色彩鲜明。

煮粥之前,有几样东西要先处理。第一、花生,前一晚先泡水:第二、皇帝豆不容易煮烂,可油炸一下再煮,或是用果汁机打碎,再放油炒过,很快就会熟。第三、莲子、白果要煮烂。第四、芋头要炸过。第五、青菜只要放叶子,不要放茎梗,且不能放太多。而油条也不能太碎。

稀饭不能太稠,要能有一点点稀稀的粥汁。起锅前,要熄火二至三分钟闷一下,再开小火滚一下,让所有食材再融和、熟透一下。可放胡椒粉提味。

腊八粥泡多长时间?腊八粥做法有哪些?

腊八粥做法

腊八是指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的第八天,腊八节在中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是冬季的主气,易伤人体阳气,这一阶段养生的关键是“养肾防寒”。在寒冷的冬季,吃清淡的汤粥,可滋润胃气,生津滑喉。

甜味腊八粥的原料:糯米、绿豆、红豆、红枣、桂圆肉、银耳、栗子、核桃仁、枸杞、葡萄干、白果、莲子、山楂、金橘、梅肉(无核的话梅肉、杏脯以及各类果脯等)、花生仁、芝麻、芸豆、芋头、冰糖。

做法:

1、将米、绿豆、红豆洗净,加清水上火煮。先大火烧开,加热5分钟。

2、红枣、桂圆肉、银耳、栗子、核桃仁、枸杞、葡萄干、白果、莲子、山楂、金橘、梅肉、花生仁、芝麻、芸豆、芋头(洗净去皮切小块)、冰糖等放入锅中。煮约1-2个小时即成。

吃传统腊八粥的好处有哪些

“腊八粥”的主要原料是谷类,常用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粳米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功用。“腊八粥”的配料多为豆类,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健脾祛湿、利水消肿之功效。“腊八粥不仅美味,而且健康,说得上是一种老少咸宜的传统保健食品。这腊八粥究竟好在哪儿呢?

第一,腊八粥帮助人们轻轻松松地实现了主食的食物多样化;第二,它让人们知道,原来粗粮豆类也可以这么容易地做成美食;第三,它帮助人们摄取比精白米面更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养生;第四个大好处就是它有利于控制体重。

腊八粥泡多长时间?腊八粥做法有哪些?

腊八粥虽然美味、健康,但因为多数腊八粥是用暖身的糯米烹制而成,所以不宜多食。如果多食腊八粥出现胃痛胃酸胃胀等不良的消化现象,不妨试用修正药业斯达舒缓解胃部不适感。

消化不良者的腊八粥可以考虑少放黄豆、黑豆等,因为它们消化起来的确有点辛苦。可以放点暖身的糯米,多加点养胃的糙米。

以上是养生在线小编给我们讲解的有关腊八粥制作前泡豆的时间,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豆类,另外,我们如果有消化不良的情况,建议选择比较容易消化的食材进行制作。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tags合集

食物 怀孕 夏季 治疗 夏天 孕妇 减肥 养生 春季 宝宝 食谱 高考 老人 感冒 心理 女人 女性 预防 偏方 中暑 中医 水果 禁忌 皮肤 饮食 鸡蛋 健康 缓解 男人 性生活 保健 儿童 坐月子 老年人 产后 节气 便秘 注意 过敏 春天 调理 牛奶 功效 失眠 胃溃疡 小孩 食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