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返回 导航

如何让瘦身与丰胸一箭双雕

发布日期:2019-09-18 22:43:21

女性追求完美身材,却苦恼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纤体瘦身的同时胸部也会慢慢变小,造成“该小的小了,不该小的也小了”的尴尬。那么——

有些女性虽说在瘦身之前身材很“丰满”,但是减肥之后,傲人的胸部也随之消失。这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困境一度让爱美女性烦恼。
如何让瘦身与丰胸一箭双雕

脂肪搬家减肥丰胸

提到丰胸,很多女性会遇到这样的难题:通常的方法难以见效,又不愿意开刀植入假体。怎么办?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专家推荐了一种不错的方法:利用自体脂肪进行丰胸,一次手术即丰了胸,又减了肥,一举两得。

自体脂肪丰胸手术,又叫自体脂肪移植丰胸和自体脂肪注射丰胸。其目的就让“脂肪搬家”。

“自体脂肪移植隆胸,简单说就是将爱美者自己的脂肪颗粒注射到胸部,以达到丰满胸部的目的。”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李发成教授介绍说,自体脂肪移植隆胸技术是利用女性腰、腹、臀、腿等部位脂肪较丰厚的特性,将这些部位的脂肪颗粒移植到胸部。手术将隆胸者自身的多余脂肪用细针吸出,特别活化处理成纯净脂肪颗粒,通过微型管针分层次均匀注入隆乳区使之成活。

自体脂肪移植隆胸术的好处是:吸脂减肥和隆乳术可以一次完成,而且相对假体隆乳有着不可替代的优点。因为是用自身组织做隆胸的材料,所以没有排异现象,不会产生敏感症状,而平常担心的术后并发症也会降低。同时,又可起到瘦身的作用,一举两得,所以受到很多爱美女性的青睐。“最重要的是,自体脂肪移植隆胸后的乳房手感柔美,形态自然,肌肤细腻。”

另外,由于自体脂肪移植隆胸不会引起人体内分泌环境的改变,对乳腺本身不会产生伤害,所以对日后的生育、哺乳,都不会有不良的影响。而且提取脂肪的方法是微创的,并发症少,吸脂术所取切口一般约3mm,术后疤痕非常小,对局部脂肪较多堆积的人,可起到减肥塑造美好曲线的作用。

绿色丰胸成活率高

很多求美者担心自体脂肪移植隆胸后,是否全部被吸收?

“自体脂肪移植已开展多年,最初阶段,因为脂肪移植技术不成熟,移植的脂肪吸收较多,因此,许多人认为,自体脂肪移植隆胸效果是暂时的。”李发成解释说,实际上,自体脂肪隆乳注射的是活的脂肪细胞、脂肪干细胞、内皮细胞等,注射的脂肪与受区建立血运而成活,成活的脂肪细胞与乳房内的脂肪细胞一样,与乳房融为一体。所以自体脂肪隆乳后,不会全部吸收。

自体脂肪移植隆胸的注射要求是将脂肪均匀分散,多个点注射到乳房的皮下和乳腺后间隙。每个点注入量不超过1ml,应避免将大量的脂肪集中在某一部位,注射后按摩抚平。此法由于脂肪体积小、部位分散、植入物血运易建立,有利于脂肪颗粒的成活,从而达到隆胸的效果。自体脂肪移植隆胸不仅可以使扁平的胸部变得丰满,还可矫正胸部大小不对称的情况,使松弛的胸部变得饱满。因此,自体脂肪移植隆胸被美容整形界称为“绿色丰胸技术”。

李发成介绍,为了提高脂肪细胞的存活率,降低吸收度,一些有经验的医生将抽吸出来的脂肪进行纯化处理:去除混在其中的血液、纤维组织、破损的脂肪组织和水分,专门吸取高纯度的脂肪颗粒,分散注射到乳腺间隙、乳腺组织间隙或胸大肌后间隙里。“这些‘搬迁户’就可以分散安家,与乳房组织的接触面大,容易获取营养而生存下来。脂肪细胞成活多少不仅与手术医生的技术有关,还与患者的个人体质有关,一般来讲,自体脂肪移植隆胸注入脂肪的成活率达到50%—80%。”

丰胸手术因人而异

据了解,目前隆胸手术大概分为两大种类:假体隆胸和自体脂肪移植隆胸。选择适合自己的隆胸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尽管自体脂肪移植隆胸很好,但并非人人都合适。”李发成认为,因为自体脂肪隆胸需要抽取自身的多余脂肪而进行胸部扩大,因此,手术更适合本身胸部基础比较好,同时腰腹或下半身脂肪较多的女性。而对于体重就较轻、身材偏瘦、没有多余脂肪或胸部十分扁平的女性来说就不宜采用。“因为胸部太扁平的人不利于大量脂肪细胞存活,这类女性更适合假体隆胸。”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脂肪颗粒移植到指定部位后,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一定程度的吸收。脂肪移植隆胸术的脂肪移植量一般控制在50毫升左右,术后脂肪会被身体吸收一部分,所以有可能一次手术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少数自体脂肪隆胸者发生这类情况,可在术后3个月左右再次补充注射,即可达到理想的美胸效果。对此,专家建议:为了保证安全,爱美者切勿心急,宁可多做一次,也要做到美丽与健康同行!

李发成提醒说,自体脂肪移植隆胸术后一定要注意护理:首先,术后要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尽可能减少活动,以利于恢复及消肿,但无须卧床休息;其次,要保护胸部,防止胸外伤和猛烈挤压局部,术后2周严禁上肢大幅度外展上举;第三,术后半个月内尽可能使用弹力绷带,避免血肿,帮助收紧皮肤;同时,遵照医嘱口服消炎药等。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tags合集

食物 怀孕 夏季 治疗 夏天 孕妇 减肥 养生 春季 宝宝 食谱 高考 老人 感冒 心理 女人 女性 预防 偏方 中暑 中医 水果 禁忌 皮肤 饮食 鸡蛋 健康 缓解 男人 性生活 保健 儿童 坐月子 老年人 产后 节气 便秘 注意 过敏 春天 调理 牛奶 功效 失眠 胃溃疡 小孩 食疗 护理